成都生物有機肥是主要來源于動植物殘體或糞便,經過特定功能微生物分解或發酵的一類肥料。其富含有機質及氮磷鉀、生物刺激素等多種養分,能為農作物提供全面營養,且肥效長,可增加土壤有機質;并添加功能菌,可促進土壤有益微生物繁殖,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。
?
生物有機肥的具體作用有哪些?
1、持續提供作物生長所需要的養分。
生物有機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,施入土壤后經微生物緩慢分解,部分會變成簡單的礦質元素(這個過程叫做礦質化),源源不斷地供給作物生長;同時還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,供作物吸收利用和促進作物光合作用,提高作物產量。
有機質在微生物分解過程中還能產生各種酚、維生素、酶、生長素及類激素等物質,促進作物根系生長和對養分的吸收。而且生物有機肥中還含有固氮菌、解磷、解鉀菌等微生物,可利用空氣中的氮,并釋放土壤中不易被作物吸收的鉀和磷,持續供給作物養分。
2、改良土壤團粒結構,使其疏松肥沃。
有機質在微生物的分解轉化過程中,同時也會形成另一種復雜的物質——腐殖質(這個過程叫做腐質化)。腐殖質是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的重要物質。
腐殖質將土壤單粒粘結在一起形成團聚體,即土壤團粒結構,與單粒結構相比較,其總孔隙度較大。單粒之間形成小孔隙、團聚體間形成大孔隙,小孔隙能保持水分,大孔隙則保持通氣。
這樣的團粒結構土壤(壤質土)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狀,疏松透氣、保水保肥,同時改善了土壤耕性和提高土壤保溫能力,能保證植物根系的良好生長,適于作物栽培。
反過來說,物理性質良好的土壤必然含有豐富的土壤團粒結構,而土壤團粒結構必須要有腐殖質的參與,腐殖質又是經過有機質分解合成而來。因此,有機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土壤中施入生物有機肥必不可少。
3、增強微生物活性。
一方面,生物有機肥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,可以加快有機質的分解,為作物提供養分及改良土壤環境;另一方面,有機肥也為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條件,可以增強土壤微生物活性,促進作物根際營養。
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,而且有益微生物占據優勢地位,也遏制了有害微生物的繁殖。
再者,生物有機肥中的枯草芽孢桿菌等有益微生物利用土壤中的有機質,產生的次級代謝物中含有大量的促生長類物質,如:
生長素能促進植物伸長生長,脫落酸能促進果實成熟,赤霉素能促進開花坐果,增加開花數、保果率等。在多種促生長類物質的調節下,可以使作物產量提高、品質提升,達到增產增收。
4、減少養分固定,提高養分的有效性。
生物有機肥含有許多有機酸、腐植質酸及其他羥基類物質,它們都具有很強的螯合能力,能與許多金屬元素螯合形成螯合物,可防止土壤對這些營養元素的固定而失效。
比如,生物有機肥與磷肥摻合施用,其中的有機酸等螯合物能將土壤中活性很強的鋁離子螯合,可防止鋁與磷結合形成作物很難吸收的閉蓄態磷,大大提高土壤有效態磷含量。
5、提高化肥利用率。
在實際生產中,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%~45%甚至更低,未被利用的化肥一部分分解釋放到大氣中,一部分則隨著水土流失掉了,還有一部分被固定在土壤中,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,造成土壤酸化/鹽漬化和板結等不良后果。
當施入生物有機肥后,其有益微生物活動就能改善土壤結構,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,從而減少養分的流失。加上有機質、有益微生物解磷解鉀作用,能使化肥有效利用率提高到50%以上。
此外,土壤中的微量元素95%以不溶態形式存在,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。而微生物代謝產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機酸類物質,能把微量元素鈣、鎂、硫、銅、鋅、鐵、硼、鉬等植物必需的礦物元素溶解,變成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營養元素,大大增加土壤的供肥能力。
有機肥+化肥,1+1>2
作物的生長需要補充大量的礦質元素,尤其是作物需肥高峰期,對氮磷鉀等大量元素的需求非常大。化肥作為一種富含大量元素的速效肥,可以快速補充作物對養分的需求。但由于我國長期過量使用化肥,導致土壤板結、酸化、環境污染等問題,而且肥料利用率也大大下降。
生物有機肥和化肥配合使用,可以取長補短,發揮各自的優勢,起到1+1>2的效果。化肥快速補充礦質元素,生物有機肥則釋放土壤肥力,改善土壤理化性質,這樣既保證作物有充足的肥力供應,提高了作物的產量和品質,又保護了土壤和環境的健康,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。